2025, 40(5): 37-43,54.
doi: 10.12187/2025.05.005
生物被膜(Biofilm,BF)是食源性致病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其结构复杂,常规消杀手段难以根除,其防控策略正逐步成为食品领域的研究重点。基于食源性致病菌防控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噬菌体作为生物防治剂的潜力,对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及主要调控机制,以及噬菌体及其衍生物、噬菌体与抗生素联用抗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被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大致包括可逆粘附阶段、不可逆粘附阶段、早期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和分散阶段,群体感应是调控生物被膜形成的主要因素;噬菌体可特异性地靶向食源性致病菌,其衍生物裂解酶和穿孔素能降解细菌的肽聚糖,使细菌细胞裂解并释放子代噬菌体;噬菌体与抗生素联用可产生协同效应,提高食源性致病菌生物被膜的防控效果。未来研究将结合大健康(One Health)理念,从医学、食品、环境等领域解析生物被膜在“人-动物-环境”中的交叉传播机制,优化噬菌体-抗生素联用条件,提升多策略协同防控效果,以更好地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