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的有利条件、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The advantageous conditions, practical dilemmas, and optimization paths of AI empower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
摘要: 在数字化转型战略导向下,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机融合为思政课要素创新升级赋予新动能,这是精准定位教育客体需求、优化创新教育教学过程、有效拓展教学新形态、科学精准评价教学结果的理性选择。人工智能以其高效、科学、精准的数据采集分析功能为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带来诸多机遇,但同时其刻板化、机械化、流程化的缺点又给高校思政课带来了许多困难与挑战,具体体现为:对智能技术的过度依赖降低了思政课教学的人文思辨性,智能教育内容易陷入泛娱乐化、碎片化的境地,智能教育过程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智能教育评价标准单一、刻板化。围绕其发展困境,应从育人实效、育人内容、育人环境、育人评价四个方面着手,从技术依赖走向协同并行、从娱乐性向正规性转变、转变技术导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多元评价代替单一评价等方面优化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的路径,以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
-
-
[1]
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9,16(3):247.
-
[2]
周艺玮.高校思政课智能化教学的内涵、价值与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11):51-53.
-
[3]
潘建红,刘昊.智能技术赋能思政课一体化[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4(4):16-19.
-
[4]
周爽,刘鑫昊.人工智能助推高校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进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11):101-108.
-
[5]
张雪琴.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机遇、挑战与重心转向[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5):74-80.
-
[6]
张彪,周卫东.人工智能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进路与实践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20):59-61.
-
[7]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1.
-
[8]
卢岚.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与行动框架[J].思想理论教育,2023(5):12-19.
-
[9]
刘建锋.增强高校思政课浸润力路径创新的三重维度[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39(1):108-113.
-
[10]
吕梦醒.智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变革的反思与突破[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0(11):135-138.
-
[1]
-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21
- 引证文献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