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永春龙水漆篮装饰文化意蕴探究

汪晓东 吴雨泽 邢鑫

引用本文: . doi: 10.12186/2025.02.013

文化自信视域下永春龙水漆篮装饰文化意蕴探究

    作者简介: 汪晓东(1973—),男,安徽省宿松县人,集美大学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吴雨泽(2000—),男,四川省成都市人,集美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 基金项目: 福建省社科联课题(FJ2021B177)

  • 中图分类号: J0

An explorati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Yongchun Longshui lacquer baske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 Received Date: 2024-04-30

    CLC number: J0

  • 摘要: 永春龙水漆篮是泉州永春本土工艺的代表,具有独特的工艺技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集实用美学与艺术美学于一体。通过田野考察与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对其装饰技艺的演进历程进行深入探析,发现近代以来龙水漆篮的装饰艺术自融入泉州本地线雕工艺后,创新性地发展了“印花型”的装饰手法,这一技法推动了图形范式的迭代,使得漆篮的装饰图样得以多样化,题材更加广泛,意蕴更加深厚;通过分析漆篮装饰艺术的文化意蕴,探究其装饰风格演变的内在动因,可见其蕴含的哲学道理和时代传承意义;通过将其与不同区域的竹篮工艺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作为泉州本土的“符号转译”,体现出独特的地域人文内涵,同时,龙水漆篮在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截体。
    1. [1]

      朱家骏,宋光宇,等.闽南音乐与工艺美术[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401.

    2. [2]

      卧云楼主人.民国永春县志:卷10[M].北京:中华书局,1930:96.

    3. [3]

      本书编写组.福建风物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297-298.

    4. [4]

      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泉州漆线雕[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64.

    5. [5]

      伍英.中国古代石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5:11.

    6. [6]

      赵洋.永春漆篮技艺考察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装饰,2013(11):119-122.

    7. [7]

      陈娟英.闽南民间工艺美术[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9:45.

    8. [8]

      梁天成,永春县志编纂委员会.永春县志[M].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0:12.

    9. [9]

      黄仲昭,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旧志整理组,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八闽通志: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365.

    10. [10]

      潘珍珍.民间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1):98-103.

    11. [11]

      李新珂.镇平玉雕“口诀心法”中的语言特质与审美情趣探究[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2):85-92.

    12. [12]

      四库馆臣.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校证:第2卷[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6:877.

    13. [13]

      吴风.艺术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37.

    14. [14]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二轻工业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17.

    15. [15]

      朱宁虹.美术工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255.

    16. [16]

      叶春生,施爱东,等.广东民俗大典[M].2版.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29.

    17. [17]

      杨寅秋,王磊.非遗保护视角下皖北高粱秸秆编织工艺与传承路径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24,38(4):110-113.

    18. [18]

      王永杰,李刚.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承和保护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23,40(6):88-92.

    1. [1]

      吴兴玺曲爱洁 . 活态传承视域下敦煌艺术NFT数字藏品设计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105-114. doi: 10.12186/2025.02.014

    2. [2]

      郭进萍 . “两个结合”视域下新时代红十字文化传承创新刍议.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72-79. doi: 10.12186/2024.06.009

    3. [3]

      戴少刚 . 中国特色红十字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86-92. doi: 10.12186/2024.06.011

    4. [4]

      王明春张峰玮 . 习近平文化思想“第一个着力”的历史递嬗、价值指归与践行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18-25. doi: 10.12186/2025.01.003

    5. [5]

      宋鸿立宋雨倩 . 多模态文化隐喻框架下文明互鉴理念的视像化构建及其软传播研究——以纪录片《穿越丝路双城记》为例.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37-48. doi: 10.12186/2024.05.005

    6. [6]

      李雨燕庞海燕 . 坚持自信自立的形成逻辑和实践指向.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1-8. doi: 10.12186/2025.02.001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8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4-04-3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文化自信视域下永春龙水漆篮装饰文化意蕴探究

    作者简介:汪晓东(1973—),男,安徽省宿松县人,集美大学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吴雨泽(2000—),男,四川省成都市人,集美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 集美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 福建 厦门 361021
基金项目:  福建省社科联课题(FJ2021B177)

摘要: 永春龙水漆篮是泉州永春本土工艺的代表,具有独特的工艺技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集实用美学与艺术美学于一体。通过田野考察与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对其装饰技艺的演进历程进行深入探析,发现近代以来龙水漆篮的装饰艺术自融入泉州本地线雕工艺后,创新性地发展了“印花型”的装饰手法,这一技法推动了图形范式的迭代,使得漆篮的装饰图样得以多样化,题材更加广泛,意蕴更加深厚;通过分析漆篮装饰艺术的文化意蕴,探究其装饰风格演变的内在动因,可见其蕴含的哲学道理和时代传承意义;通过将其与不同区域的竹篮工艺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作为泉州本土的“符号转译”,体现出独特的地域人文内涵,同时,龙水漆篮在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截体。


参考文献 (18)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