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法应对

王玉珏 朱刚

引用本文: 王玉珏, 朱刚. 非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法应对[J].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103-110. doi: 10.12186/2025.03.012

非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法应对

    作者简介: 王玉珏(1978—),女,山东省烟台市人,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朱刚(1998—),男,河南省濮阳市人,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
  •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4CFX094)

  • 中图分类号: D924

Criminal law response to illegal use of citizen’s personal information

  • Received Date: 2024-10-11

    CLC number: D924

  • 摘要: 依托大数据技术,非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已经进入智能化深度使用阶段,法益侵害性愈加严重,刑法对其采取的“外围式”立法策略和附随式打击模式存在规制空白,无法涵盖非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鉴于非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严重的法益侵害性、前置法规制不力的窘境和法秩序统一性的要求,将该行为入罪刻不容缓。具体而言,可通过在《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新增一款为第四款的方式,对非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予以规制,并为该行为设置与其法益侵害性相当的法定刑,明确知情同意和合理使用作为违法阻却事由,从而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网,为个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1. [1]

      李振林.非法取得或利用人脸识别信息行为刑法规制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1):72-83.

    2. [2]

      刘艳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法益:个人法益及新型权利之确证——以《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为视角之分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9(5):19-33.

    3. [3]

      罗克信.刑法的任务不是法益保护吗?[J].樊文,译.刑事法评论,2006,19(2):146-165.

    4. [4]

      陈星.论个人信息权:定位纷争、权利证成与规范构造[J].江汉论坛,2022(8):138-144.

    5. [5]

      万广军,马小蕊.我国数据跨境流动法律规制的问题检视与完善路径[J].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6(1):59-68.

    6. [6]

      王骏.违法性判断必须一元吗?——以刑民实体关系为视角[J].法学家,2013(5):131-147,179.

    7. [7]

      王昭武.法秩序统一性视野下违法判断的相对性[J].中外法学,2015,27(1):170-197.

    8. [8]

      陈文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外围”立法与解释进路[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0(3):36-43.

    9. [9]

      宁利昂.非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事归责:从“解释入刑”到“立法入罪”[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124-132.

    10. [10]

      吴苌弘.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3.

    11. [11]

      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65.

    12. [12]

      张勇.APP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以知情同意为视角[J].法学,2020(8):113-126.

    13. [13]

      郭旨龙.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利用的平衡路径[J].保密工作,2020(9):19-21.

    14. [14]

      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M].王昭武,刘明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102.

    15. [15]

      欧阳本祺.论网络时代刑法解释的限度[J].中国法学,2017(3):164-183.

    1. [1]

      孙远太孙冰清 . 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实践图景、驱动因素与推进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34-42. doi: 10.12186/2024.06.005

    2. [2]

      朱宗友刘凯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理念意蕴探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1-8. doi: 10.12186/2024.06.001

    3. [3]

      吴宁程艳芳张颖 .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思考——以福州市军门社区为例.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43-52. doi: 10.12186/2024.06.006

    4. [4]

      龙群王云洁 . 论中国式现代化对“四个之问”的科学回答.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9-15. doi: 10.12186/2024.06.002

    5. [5]

      李欣栩 . 中国红十字会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化发展(1950—1954).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6): 80-85,110. doi: 10.12186/2024.06.010

    6. [6]

      高丽秦金婷 . 高校社区治理视域下大学生“内卷化”的多重效应及其发生机理.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95-104. doi: 10.12186/2025.01.012

    7. [7]

      尹蕾叶晓彦 . “两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基于唯物史观的视角.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2): 9-16. doi: 10.12186/2025.02.002

    8. [8]

      张世军陈国宏梅宝林 .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88-94,104. doi: 10.12186/2025.01.011

    9. [9]

      陶廷昌 . 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精要概览及其中国化时代化观照——基于五封书信的分析.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9-17. doi: 10.12186/2025.01.002

    10. [10]

      陈建兵胡江南 . 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自觉.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19-28. doi: 10.12186/2025.03.003

    11. [11]

      邹娜张西通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低空经济发展的 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94-102. doi: 10.12186/2025.03.011

    12. [12]

      邹海贵谭雅佳 . 马克思“合理形态”辩证法 对人的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启示与实践指引.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3): 1-9,28. doi: 10.12186/2025.03.001

    13. [13]

      宋鸿立宋雨倩 . 多模态文化隐喻框架下文明互鉴理念的视像化构建及其软传播研究——以纪录片《穿越丝路双城记》为例.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37-48. doi: 10.12186/2024.05.005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22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4-10-1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非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法应对

    作者简介:王玉珏(1978—),女,山东省烟台市人,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朱刚(1998—),男,河南省濮阳市人,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
  • 华东政法大学 刑事法学院,上海 20004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4CFX094)

摘要: 依托大数据技术,非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已经进入智能化深度使用阶段,法益侵害性愈加严重,刑法对其采取的“外围式”立法策略和附随式打击模式存在规制空白,无法涵盖非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鉴于非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严重的法益侵害性、前置法规制不力的窘境和法秩序统一性的要求,将该行为入罪刻不容缓。具体而言,可通过在《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新增一款为第四款的方式,对非法使用公民个人信息行为予以规制,并为该行为设置与其法益侵害性相当的法定刑,明确知情同意和合理使用作为违法阻却事由,从而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网,为个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5)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