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的传统美学解读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s of the design of new Suzhou museum
-
摘要: 苏州博物馆新馆作为一座现代建筑,展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特征,它将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新颖的建筑理念巧妙融合,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榜样。其一,中国传统文化含蓄、内敛、兼容并蓄,讲究“以和为美”。苏州博物馆新馆对这种“以和为美”传统的表达,体现在建筑形式的和谐上,不管是其整体色调或建筑体量,还是其用料选材或区域环境,都达到了视觉效果上的和谐统一。苏州博物馆新馆建造理念的内在和谐,则体现在布局理念、空间组织、人文精神等方面。其二,“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它不仅具有哲学的内涵,而且也贯穿美学发展的始终。苏州博物馆新馆在自然光线和自然景物的运用上,对“崇尚自然”的表达随处可见,并且别具特色,耐人寻味。其三,“美在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和审美理念。苏州博物馆新馆对意象的挖掘和表达很贴切,如其灰色线条、叠落山墙所产生的感性世界。其四,“意境”同样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属于审美表达的最形而上的一种类型。苏州博物馆新馆在造景手法上颇得苏州传统园林的精华,山水、窗亭、水荷、古藤等意境的营造都别有一番趣味。
-
-
[1]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2]
张欣,陆雪梅,谢晓婷.传承 创新 融合——谈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与陈列设计[J].装饰,2009(3):27.
-
[3]
刘安.淮南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210.
-
[4]
杨克欣.中国传统美学观对当代设计的启发[J].装饰,2006(2):9.
-
[5]
葛洪.抱朴子外篇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98.
-
[6]
周芬芬.论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4.
-
[7]
陈柱.中庸注参[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二年:4.
-
[8]
计成.园冶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
[9]
何晓利,丁宁.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中国风——浅谈苏州博物馆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结合[J].创意与设计,2010(3):96.
-
[10]
赵晔.吴越春秋[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24.
-
[11]
汪长根,王明国.论吴文化的特征——兼论吴文化与苏州文化的关系[J].学海,2002(3):86.
-
[12]
朱志荣.中国美学的“天人合一”观[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7.
-
[13]
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32.
-
[14]
蒋孔阳.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91.
-
[15]
陈正宏.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浅释[J].书与画,1989(3):14.
-
[16]
谢俊.经典重温:贝聿铭大师建筑创作思想浅析——以苏州博物馆为例[J].中外建筑,2012(3):75.
-
[17]
傅晓霞.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苏州博物馆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10(7):94.
-
[18]
叶朗.说意境[J].文艺研究,1998(1):17.
-
[19]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4.
-
[20]
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
[1]
计量
- PDF下载量: 66
- 文章访问数: 1975
- 引证文献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