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汉语不及物动词习得研究

朱秀杰 朱欣宇

引用本文: . doi: 10.12186/2025.04.014

外国留学生汉语不及物动词习得研究

    作者简介: 朱秀杰(1983—),女,河南省周口市人,宁波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二语习得、二语加工。
  •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BYY102)

  • 中图分类号: H195.3

Research on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intransitive verbs by international students

  • Received Date: 2024-06-27

    CLC number: H195.3

  • 摘要: 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和中英词义配对的测试问卷,对三组被试者进行实验动词熟悉度判断测试和词义配对测试,通过可接受度判断任务考察外国留学生对汉语不及物动词句法和语义的习得。研究发现:不同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均已习得汉语不及物动词的句法特征,他们能够区分汉语不及物动词内部句法结构的差异;高水平外国留学生已习得汉语不及物动词的语义特征,而低水平外国留学生尚未充分习得存现类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语义特征;高水平外国留学生汉语不及物动词的习得表现与汉语母语者相似。这一研究结果对汉语二语教材编写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其一,汉语二语教材编写者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把握汉语不及物动词内部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的差异及其习得难度等级。其二,应将汉语非作格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编写在初级阶段的教材中,把汉语非宾格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编写在中、高级阶段的教材中。其三,汉语二语教师应采用分类教学、先易后难和语义句法句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讲授汉语不及物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
    1. [1]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3.

    2. [2]

      朱周晔,熊文新.基于物性结构的汉语学习者名词短语习得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24,38(2):259-273.

    3. [3]

      袁博平.汉语中的两种不及物动词与汉语第二语言习得[J].世界汉语教学,2002(3):91-101.

    4. [4]

      薛常明.英语母语者对汉语非宾格动词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检验“非宾格陷阱假设”[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6.

    5. [5]

      张玲玉.泰语母语者汉语非宾格动词与非作格动词习得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 2021.

    6. [6]

      张蒙.日语母语者汉语非宾格动词与非作格动词习得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 2022.

    7. [7]

      PERLMUTTER D M.Impersonal passives and 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M]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In proceedings of the 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1978.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8:157-190.

    8. [8]

      LEVIN B, RAPPAPORT HOVAV M.Unaccusativity:At the syntax-lexical semantics interface [M].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1995:4.

    9. [9]

      SORACE A, SHOMURA Y.Lexical constraints on the acquisition of split intransitivity:Evidence from L2 Japanese [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1, 23(2):247-278.

    10. [10]

      WONG C S H.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L2 acquisition of mandarin unaccusative verbs by English-speaking learners[J].Advances in the Linguistic Sciences,2020,2(3):35-54.

    11. [11]

      RADFORD A.Syntax: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209-218.

    12. [12]

      SORACE A.Gradients in auxiliary selection with intransitive verbs [J].Language,2000,76(4):859-890.

    1. [1]

      郑世保荣滢滢 . 高校学生间纠纷的仲裁解决机制研究.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5(5): 79-85. doi: 10.12186/2024.05.010

    2. [2]

      高丽秦金婷 . 高校社区治理视域下大学生“内卷化”的多重效应及其发生机理.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6(1): 95-104. doi: 10.12186/2025.01.012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10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收稿日期:  2024-06-27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外国留学生汉语不及物动词习得研究

    作者简介:朱秀杰(1983—),女,河南省周口市人,宁波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二语习得、二语加工。
  • 宁波大学 外国语学院, 浙江 宁波 315000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BYY102)

摘要: 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和中英词义配对的测试问卷,对三组被试者进行实验动词熟悉度判断测试和词义配对测试,通过可接受度判断任务考察外国留学生对汉语不及物动词句法和语义的习得。研究发现:不同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均已习得汉语不及物动词的句法特征,他们能够区分汉语不及物动词内部句法结构的差异;高水平外国留学生已习得汉语不及物动词的语义特征,而低水平外国留学生尚未充分习得存现类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语义特征;高水平外国留学生汉语不及物动词的习得表现与汉语母语者相似。这一研究结果对汉语二语教材编写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其一,汉语二语教材编写者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把握汉语不及物动词内部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的差异及其习得难度等级。其二,应将汉语非作格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编写在初级阶段的教材中,把汉语非宾格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编写在中、高级阶段的教材中。其三,汉语二语教师应采用分类教学、先易后难和语义句法句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讲授汉语不及物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


参考文献 (12)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