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26(5): 34-42.
doi: 10.12186/2025.05.005
探究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的“新意”,需将新旧哲学的本质差异作为逻辑前提。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是旧哲学即传统西方哲学的两种形态,它们的哲学观点存在着差异性,但它们共同地作为“形而上学”遵循着同一个带有“柏拉图主义”色彩的理论建制。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的彻底性在于:不是在旧哲学的形而上学地基上建构体系,而是要以新哲学取代旧哲学。这一重大哲学革命在内容结构上呈现出双重逻辑:一是对唯心主义的批判,马克思破除了唯心主义者对“超感性世界”的绝对崇拜,实现了“哲学王国”和“现实世界”的会通;二是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破解了困扰旧唯物主义者的“历史之谜”,实现了对“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思想结晶,新唯物主义完成了对传统西方哲学的根本变革,在理论形态和实践功能上富有“新意”:在理论形态上,新唯物主义呈现出“非形而上学”的鲜明特质;在实践功能上,新唯物主义确立了将“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有机统一的新哲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