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

CN 41-1437/TS  ISSN 2096-1553

基于烟末和玫瑰混合提取的新型烟用香精及其应用研究

吴彦 梁永伟 薛云 李天笑 孙丽莉 许春平 徐志强

吴彦, 梁永伟, 薛云, 等. 基于烟末和玫瑰混合提取的新型烟用香精及其应用研究[J]. 轻工学报.
引用本文: 吴彦, 梁永伟, 薛云, 等. 基于烟末和玫瑰混合提取的新型烟用香精及其应用研究[J]. 轻工学报.
WU Yan, LIANG Yongwei, XUE Yu, et al. Research on novel tobacco flavoring based on co-extraction of tobacco powder and rose petals and its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
Citation: WU Yan, LIANG Yongwei, XUE Yu, et al. Research on novel tobacco flavoring based on co-extraction of tobacco powder and rose petals and its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

基于烟末和玫瑰混合提取的新型烟用香精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 吴彦(1972—),男,北京市人,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卷烟增香保润和香精香料开发。E-mail:abelabel@126.com;
    通讯作者: 徐志强,783577002@qq.com
  • 基金项目: 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大科技项目(110202201005(JY-05))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31100310200)

  • 中图分类号: TS426

Research on novel tobacco flavoring based on co-extraction of tobacco powder and rose petals and its applic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XU Zhiqiang, 783577002@qq.com
  • Received Date: 2024-07-01
    Accepted Date: 2024-09-06
    Available Online: 2025-04-16

    CLC number: TS426

  • 摘要: 为开发新型烟用香精,将酶解预处理的低次烟叶和玫瑰干花瓣进行混合提取,采用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法制备浸膏,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混合提取的工艺参数(乙醇体积分数、烟末和玫瑰末混合比、物料比)进行优化,并对比分析单独提取和混合提取浸膏香味成分的差异及卷烟加香效果。结果表明:低次烟叶最优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 h、酶添加量150 U/g烟叶;各因素对香味成分含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烟末和玫瑰末混合比>物料比,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9%,烟末和玫瑰末混合比1.8 ∶ 1,物料比1 ∶ 35;玫瑰样品、烟末样品、烟末和玫瑰混合提取样品检测出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有44种、47种、64种,挥发性成分总量分别为325.19 μg/g、1 289.6 μg/g、1 642.89 μg/g,其中混合提取样品中的醇类、酯类、醛类、酮类化合物含量较单独提取明显增多,烟碱含量有所降低。将最优工艺条件下的烟末和玫瑰混合提取样品应用于卷烟加香后,卷烟的香气质有所提升,且伴有花香和甜香,香味更加丰富饱满,刺激性降低,余味更加纯净舒适,感官品质更好。
    1. [1]

      贾学伟,代玉祥,何峰,等. 薄荷颗粒香料的干燥工艺及滤棒加香应用研究[J]. 轻工学报,2024,39(3):62-71.

    2. [2]

      吴雷,董鸿辉,张荣亚,等. 基于烟气转移行为和相对气味活度值的卷烟甜香香基模块开发与应用[J]. 中国烟草学报,2025,31(1):1-13.

    3. [3]

      张博,王新惠,孔波,等. 基于烟草废弃物的水热反应香料制备及卷烟加香应用研究[J]. 轻工学报,2024, 39(3):72-79.

    4. [4]

      叶建斌,齐晓娜,张婷婷,等. 红茶菌发酵制备特色酸香型烟草浸膏[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1, 40(10):104-111.

    5. [5]

      卢真保,胡武,孙胜南. 烟草浸膏的亚临界萃取及成分分析[J]. 香料香精化妆品,2019(6):11-13,20.

    6. [6]

      韦杰,冀志霞,陈守文. 复合酶处理废次烟末制备烟草浸膏[J]. 现代食品科技,2012,28(2):176-181.

    7. [7]

      王晓霞,魏杰,刘劲芸,等. 云南食用玫瑰精油化学成分的GC / MS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S2):414-417
      ,421.

    8. [8]

      徐世涛,张虹娟,魏杰,等. 微胶囊玫瑰精油的制备及其卷烟加香评价[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35(S1):293-295.

    9. [9]

      刘彦红,赵湖江,张凤仙等. 云南引种大马士革玫瑰精油的GC-MS分析[J]. 广州化工,2017,45(21): 117-120.

    10. [10]

      徐晓俞,李程勋,毛方华,等. 福建产大马士革玫瑰精油成分GC-MS分析[J]. 福建农业科技,2022,53(4): 40-47.

    11. [11]

      李学刚,刘群,朱国健,等. 平阴玫瑰精油成分分析及在卷烟中的应用[J]. 甘肃科技,2022,38(21):52-55.

    12. [12]

      李晶,朱娜,郑飞,等. 红参红景天混合物提取工艺及其抗疲劳作用[J].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6):181- 185
      ,191.

    13. [13]

      王星星,李淼,康小东,等. 紫苏混合挥发油提取与包合工艺研究[J]. 药学与临床研究,2016,24(3):238-241.

    14. [14]

      张枫. 中药提取工艺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5):196.

    15. [15]

      张雪焕,张凤清,解耸林. 人参麦冬混合提取对鲁斯可皂苷元含量的影响[J]. 食品科技,2015,40(11):209-212.

    16. [16]

      陈丹妮,秦昆明,王彬,等. 关黄柏与紫草混合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优选[J]. 时珍国医国药,2015,26(8): 1909-1911.

    17. [17]

      POSTRUŽNIK V,ŽITEK MAKOTER T,GORIČANEC D, et al. Extraction of active compounds from mixtures of hemp (Cannabis sativa) with plants of the Zingiberaceae family[J]. Molecules,2023,28(23):7826.

    18. [18]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卷烟第 4部分:感官技术要求:GB 5606. 4—2005[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19. [19]

      徐响,孙丽萍,董捷. 响应面法优化蜂胶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8):86-89.

    20. [20]

      肖怀秋,李玉珍,林亲录,等.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冷榨花生粕酶解制备花生肽工艺[J]. 中国粮油学报, 2014,29(10):106-111
      ,117.

    21. [21]

      IVANOVIC J,ZIZOVIC I,RISTIC M,et al. The analysis of simultaneous clove/ oregano and clove/ thyme supercritical extraction[J]. The Journal of Supercritical Fluids,2011, 55(3):983-991.

    22. [22]

      艾灵,万鑫浩,胡恢权,等. 中药制剂化学稳定性及其调控策略[J]. 世界中医药,2024,19(14):2196-2202.

    23. [23]

      林惠颖,辛嘉英,么婷婷,等. 利用大豆油脱臭馏出物酶法合成植物甾醇酯[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39(11):62-66.

    24. [24]

      杜志敏,赵晶玉,丁娅,等. 生物炭基微生物菌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J]. 应用化工,2024,53(5): 1160-1165.

    25. [25]

      陈智. 金银花和黄芩不同煎煮方式化学成分变化及抗病毒作用比较[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0): 4575-4579.

    26. [26]

      吴彦,俞金伟,马扩彦,等. 芒果香味物质提取及其微胶囊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J].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8,169(4):6-11
      ,16.

    27. [27]

      肖协忠,王放,贺英,等. 烤烟致香成分与香气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烟草科学,2008,29(6):1-6
      ,11.

    28. [28]

      宁勇,王晶,陈小敏,等. 福建烟叶提取物的制备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J]. 香料香精化妆品,2019,176(5): 21-25.

    29. [29]

      毛亚浩,张彤彤,余君,等. 混菌发酵对雪茄烟叶化学成分及香气品质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23,62(4):140-145.

    30. [30]

      刘俊辉,杨春强,范武,等. 卷烟烟气中7 种香韵特征赋予组群的筛查[J]. 烟草科技,2019,52(4):44-50.

    31. [31]

      武士杰,付秋娟,信琪,等. 白酒大曲中产香微生物筛选及提升再造烟叶品质研究[J]. 轻工学报,2024,39(4):89-96
      ,117.

    32. [32]

      冷月,胡芸,张进,等.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混合香精香料差异性物质鉴定与品质分析[J]. 分析测试学报, 2024,43(2):226-235.

    1. [1]

      池哲翔廖敏史尚李声毅廖芸丁冬 . 国外烟草活性成分提取及纤维材料利用现状与展望. 轻工学报,

    2. [2]

      杨鹏飞吴薇孙海峰刘龑章尚紫博薛晶晶许志杰宋梦坤 . GC-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两种工艺提取的脐橙挥发性成分差异. 轻工学报,

    3. [3]

      吴启贤陈子杰崔要强伍锦鸣赵谋明任胜超冯云子 . 不同产地烟叶碱提香料卷烟加香效果及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轻工学报, doi: 10.12187/2025.01.012

    4. [4]

      张新龙赵尔婉黄家乐冯媛于国锋许春平 . 基于美拉德反应的红茶茶末烟用香料的制备及加香效果研究. 轻工学报, doi: 10.12187/2024.06.007

    5. [5]

      胡仙妹于美逍杨雪鹏张展尹献忠 . 木醋杆菌和酿酒酵母混菌发酵对烟用细菌纤维素品质的影响. 轻工学报, doi: 10.12187/2024.06.010

    6. [6]

      黄朵朵王乐雷萍孙志伟李林洪张智轩黄锋李斌 . 基于烟芯段和滤嘴段耦合的加热卷烟烟气关键成分释放模型构建. 轻工学报,

    7. [7]

      黄朵朵王乐雷萍孙志伟李林洪张智轩黄锋李斌 . 基于烟芯段和滤嘴段耦合的加热卷烟烟气关键成分释放模型构建. 轻工学报, doi: 10.12187/2024.06.014

    8. [8]

      许克静刘语煊张展吕晶晶梁淼李瑞丽张峻松陈小龙 . 辊压法全烟梗再造烟叶的制备工艺优化及结构与性能分析. 轻工学报, doi: 10.12187/2025.01.008

    9. [9]

      李杉姜千一孙冰华温纪平王晓曦 . 麦麸糊粉层粉对混合粉、面团及手抓饼品质特性的影响. 轻工学报, doi: 10.12187/2024.06.003

    10. [10]

      孙彦庆杜芬朱宗敏冯晓梅尚丽丽曹婉秀刘楚怡 . 大黄鱼鱼鳔低聚肽的制备及其延缓皮肤衰老的研究. 轻工学报, doi: 10.12187/2025.01.013

    11. [11]

      史清照范武任瑞冰柴国璧张文龙张启东张建勋李河霖 . 基于膜分离及柱色谱技术的烟草提取物精加工产品的制备. 轻工学报,

    12. [12]

      张丽华陈云莉石勇李顺峰查蒙蒙李昌文纵伟王小媛 . 植物乳杆菌发酵对红枣汁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轻工学报,

    13. [13]

      张建栋杨忠泮吴恋恋徐大勇朱萍张雯晶堵劲松 . 基于高光谱成像及机器学习的烟叶糖料液施加量判别模型. 轻工学报, doi: 10.12187/2024.05.010

    14. [14]

      章存勇庄海锋时雅琪邹鹏丁乃红纵坤贾良元郭东锋 . 国内外雪茄烟叶热解产物差异性研究. 轻工学报,

    15. [15]

      章存勇庄海锋时雅琪邹鹏丁乃红纵坤贾良元郭东锋 . 国内外雪茄烟叶热解产物差异性研究. 轻工学报, doi: 10.12187/2024.05.014

    16. [16]

      冯永新崔英李科都张腾健卢敏瑞王芳杨阳李萌 . 打辊工艺对翠碧一号上部烟叶打叶质量和出片率的影响. 轻工学报, doi: 10.12187/2025.01.010

    17. [17]

      卢晓波徐海朱俊召张宇谭健高冠男胡军华林龙 . 基于机器视觉的加热卷烟烟支端部质量检测系统设计. 轻工学报,

    18. [18]

      卢晓波徐海朱俊召张宇谭健高冠男胡军华林龙 . 基于机器视觉的加热卷烟烟支端部质量检测系统设计. 轻工学报, doi: 10.12187/2024.06.012

    19. [19]

      赵金科崔华鹏徐海涛秦亚琼陈业娴刘雨刘瑞红刘绍锋 . 周向型加热卷烟烟芯段逐口热解过程的空间表征. 轻工学报,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48
  • 引证文献数: 0
文章相关
  • 通讯作者:  徐志强, 783577002@qq.com
  • 收稿日期:  2024-07-01
  • 修回日期:  2024-09-06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吴彦, 梁永伟, 薛云, 等. 基于烟末和玫瑰混合提取的新型烟用香精及其应用研究[J]. 轻工学报.
引用本文: 吴彦, 梁永伟, 薛云, 等. 基于烟末和玫瑰混合提取的新型烟用香精及其应用研究[J]. 轻工学报.
WU Yan, LIANG Yongwei, XUE Yu, et al. Research on novel tobacco flavoring based on co-extraction of tobacco powder and rose petals and its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
Citation: WU Yan, LIANG Yongwei, XUE Yu, et al. Research on novel tobacco flavoring based on co-extraction of tobacco powder and rose petals and its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

基于烟末和玫瑰混合提取的新型烟用香精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吴彦(1972—),男,北京市人,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卷烟增香保润和香精香料开发。E-mail:abelabel@126.com
    通讯作者: 徐志强, 783577002@qq.com
  • 1.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中心, 广西 南宁 530001;
  • 2. 郑州轻工业大学 烟草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 3.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88
基金项目:  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大科技项目(110202201005(JY-05))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31100310200)

摘要: 为开发新型烟用香精,将酶解预处理的低次烟叶和玫瑰干花瓣进行混合提取,采用有机溶剂加热回流法制备浸膏,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混合提取的工艺参数(乙醇体积分数、烟末和玫瑰末混合比、物料比)进行优化,并对比分析单独提取和混合提取浸膏香味成分的差异及卷烟加香效果。结果表明:低次烟叶最优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6 h、酶添加量150 U/g烟叶;各因素对香味成分含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烟末和玫瑰末混合比>物料比,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9%,烟末和玫瑰末混合比1.8 ∶ 1,物料比1 ∶ 35;玫瑰样品、烟末样品、烟末和玫瑰混合提取样品检测出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有44种、47种、64种,挥发性成分总量分别为325.19 μg/g、1 289.6 μg/g、1 642.89 μg/g,其中混合提取样品中的醇类、酯类、醛类、酮类化合物含量较单独提取明显增多,烟碱含量有所降低。将最优工艺条件下的烟末和玫瑰混合提取样品应用于卷烟加香后,卷烟的香气质有所提升,且伴有花香和甜香,香味更加丰富饱满,刺激性降低,余味更加纯净舒适,感官品质更好。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32) 相关文章 (19)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