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12卷 第4期

设计思想与艺术理论
汉代青铜灯具艺术对现代灯具设计的启示
任留柱, 郭星
2011, 12(4): 1-5.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1.04.001
摘要:
汉代青铜灯具造型活泼多样,装饰和谐美观,材质古朴富丽;十分注重节能环保,具有合理的构造和尺度;蕴含哲学思想,体现吉祥寓意。其造型艺术、装饰艺术、环保意识、造型的科学性及文化意蕴值得现代灯具设计学习借鉴。
殷商文化与河南省动漫产业的创新发展
王铮
2011, 12(4): 6-9.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1.04.002
摘要:
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河南省动漫产业发展迅速,但创新等方面仍显不足。将殷商文化元素融入动漫产业对于动漫创新及地方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可考虑在剧本创作、造型设计、衍生品开发与营销等方面将殷商文化与河南省动漫产业相结合,以殷商文化推动动漫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使殷商文化通过动漫产品得以广泛传播。
产品的叙事设计研究
吴蓓蓓
2011, 12(4): 10-14.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1.04.003
摘要:
将叙事引入设计领域是希望设计作品能够像故事一样传递思想。产品的叙事因素分形态因素和功能因素。叙事作为设计过程中一个能够贯穿全局的工具,具有发现问题、描述概念、完善设计的作用。产品的叙事设计可从产品的形态、实用功能、情感体验三方面进行。
最小作用量原理指导下的膜构建筑形态设计方法
熊瑞源
2011, 12(4): 15-17.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1.04.004
摘要:
膜构建筑的建筑形式反映了现代仿生设计理念,与自然界中的最小作用量原理密切相关,是最经济也是最美的形态,在当今绿色生态设计背景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以最小作用量原理为指导,以自然为师,运用形态类比的方法,通过对自然界中最小曲面的形态研究,借助计算机技术手段,构建具体的膜构建筑形态设计方法。
材料的感性与产品设计
洒玉波
2011, 12(4): 18-21.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1.04.005
摘要:
产品设计的关键之一是正确把握材料的感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感性优势。可以借助材料的视觉感性、触觉感性、听觉感性、嗅觉感性进行产品设计,以材料的感性表现力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构建使用者与产品之间和谐、紧密的关系。注重材料感性的产品设计,追求更具人性化、情感化、生命力的设计表现形式,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它将成为未来设计创意的发展趋势。
日本动/漫画教育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李和畅
2011, 12(4): 22-26.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1.04.006
摘要:
日本动/漫画教育模式与其产业发展相适应,已形成一个相对科学、完善的照应体系;我国动/漫画教育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仍存在学校发展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等诸多不足。我国应学习日本动/漫画发展经验,把动/漫画教育放置于动/漫画产业的背景下作对比分析,深入研究我国动/漫画教育与动/漫画产业对接的瓶颈,明晰培养目标,研究产业趋向,深挖文化资源,加强校企联合,从而找到适合我国自身发展的动/漫画教育模式,以促进我国动/漫画产业的发展。
艺术设计评论与赏析
俞剑华山水画的市场走势及史学价值
朱娜
2011, 12(4): 27-32.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1.04.007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的波动,俞剑华先生的山水画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出现了时冷时热的态势。这一起伏跌宕的市场走势充分说明了中国书画市场整体境况对它的影响与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收藏界对这些作品市场价值的评估缺乏规范的机制。事实上,俞剑华的山水画作品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和史学价值,其市场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掘。
吴冠中水墨画的演变及其影响
张文祥
2011, 12(4): 33-36,65.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1.04.008
摘要:
中国当代杰出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近30年来致力于解决水墨画中遇到的难题:如何用现代构成原理对笔墨方式进行重构。从对油画的直接移植,到以风景为主注重发挥水墨特性,再到抽象表现,他创造了一种中国水墨画的新的表现方法,开辟出一条既有西方形式规律又有东方意境韵味的中国水墨画艺术之路。他的艺术思想与艺术实践在同时代中国画家中独树一帜,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执昆吾之巧刀,化万象于留青——许焱留青竹刻作品赏析
杨文龙, 熊微
2011, 12(4): 37-36.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1.04.009
摘要:
当代留青竹刻艺术家许焱的竹刻作品技法精湛、画面精致、意蕴精深,从传承到创新,由俗入雅,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为竹刻艺术的发展带来一股新风。
江南古典园林厅堂陈设的特点及成因——兼议江南古典园林建筑与室内陈设的关系
高正
2011, 12(4): 41-40.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1.04.010
摘要:
明代初期以来,江南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高度的增加使屏风转变为屏门的样式,并由此形成了江南园林厅堂陈设布置的中心;厅堂建筑的方形结构和礼仪功能决定了其均衡对称同时又不乏灵动的陈设格局;而江南文风的兴盛又决定了江南园林厅堂尚古雅、重和谐的陈设格调。
艺术设计与文化
南阳汉画像石与古埃及壁画艺术形式的比较
崔芳, 易忠
2011, 12(4): 46-45.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1.04.011
摘要:
作为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南阳汉画像石与古埃及壁画因其时间与空间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南阳汉画像石稚拙、粗犷,讲求气势美,其特征是主题鲜明,表现手法夸张变形、灵活多变,以线造型,具有人神和谐、"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而古埃及壁画单纯、凝重,讲求稳定性,具有规则性特征,表现手法理性写实、平面对称,在造型上讲究正面造型与特殊空间处理,凸显出宗教化艺术世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比发现,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是造成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任何一种艺术的生存和发展都依附于它的时代和民族,依托于其独有的社会文化。这种对比带来的启示,可为现代艺术创作和设计提供借鉴。
从功能到符号——花腰傣服饰特征分析
胡瑞波, 徐人平, 索昕煜, 王坤茜, 刘晓燕
2011, 12(4): 53-52.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1.04.012
摘要:
花腰傣服饰具有御寒保暖、方便生活和装饰美化的功能,其整体效果最能凸显花腰傣服饰的视觉魅力。就局部特征而言,其左短右长的裙子、斜戴的帽子、小巧的秧罗、精美的腰带,具有方便行走、防雨遮阳、盛装物品、保暖装饰的功能。花腰傣服饰在长期发展中因融入了民间传说和爱情故事而逐步演化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成为民族区分、爱情象征、年龄标识的外在表征,表达了花腰傣人民对本民族的热爱、对爱情的忠贞和对生活的祝福。
现代西方礼服的国际化及其文化思考
张健
2011, 12(4): 57-56.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1.04.013
摘要:
礼服的国际惯例起源于欧洲,经由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发展而逐渐完备和国际化。就其自身而言,欧美礼服系统是一种能够完美表达其意识形态、审美文化及功能适应性的现代服饰文化形态,有着前所未有的合目的性与合理性。然而,通过对欧美礼服系统话语表述内部规律的分析发现,其使用习俗和形制的细节规则是其特定的社会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所形成和建构的特定文化密码,它的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帝国主义的殖民历史及其通过服装(礼服系统)这种具体的传播媒介而完成的对自身文化的扩张。而这种文化扩张得以形成的前提是其他民族对自身服饰文化理论和形式话语表述的断裂和破碎。如何摆脱和超越西方礼服文化模式,确立各国自身独特的现代礼服表达系统,已成为非西方国家建构自身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环节。
论中国近代美术期刊与中外艺术设计交流
陈安云
2011, 12(4): 66-65.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1.04.014
摘要:
中国近代美术期刊作为"西学东渐"的产物,是介绍和传播现代艺术设计思想的重要阵地,在中外艺术设计交流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中国近代美术期刊一方面引进国外的艺术设计,另一方面也把中国的艺术设计向国外传播,在交流的过程中既促进了中国近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也提高了中国艺术设计的国际地位。此外,鉴于其本身设计的形式感和画面感代表了现代设计的方向,于无形中促进了中国现代报刊的美学现代化,其自身的发展也成为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一个缩影。
设计技术与实践
论现代空间装饰中的壁画创作
马鑫
2011, 12(4): 71-70.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1.04.015
摘要:
在现代空间装饰中,壁画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壁画创作应注意人性化设计、有强烈的生活化意识、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法、选择多种风格样式,以丰富空间装饰艺术语言,取得好的艺术效果。壁画只有紧跟时代,在与观众的互动交流中探索创新,才能获得生机与活力。
闽南地区体育用品品牌差异化策略设计
孟萍萍
2011, 12(4): 76-80.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1.04.016
摘要:
闽南地区体育用品品牌同质化严重,制定和实施品牌战略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可以从品牌定位、运动产品、品牌形象、品牌文化、营销模式、市场定位、推广方式、顾客感知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设计,以促进闽南地区体育用品品牌的多样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