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大语言模型的爆火,生成式人工智能(简称GenAI)在全球范围内又一次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它凭借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能够精准学习并模仿人类语言,实现基于上下文的智能对话,标志着GenAI时代的真正来临。GenAI在语言教学与学习领域潜力巨大,能显著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数智化转型,用于招生、教学、管理、测评及教师专业发展等各方面。然而,其应用也面临多重挑战,如需要解决技术整合、教学内容质量把控、跨文化适应优化、数据隐私与安全防护、教师角色转变及伦理责任界定等问题。
对此,学界和业界亟待系统梳理GenAI为国际中文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深入研判教育数智化趋势,并制定针对性策略,以推动其改革创新。这对于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助力“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深远意义。鉴于此,本刊特开设“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国际中文教育”专题,邀约刘希瑞副教授为专题主持人,拟征集GenAI在国际中文教育应用中的研究成果。
一、专题主题
该专题包括但不限于:
1.GenAI赋能国际中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
2.GenAI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方法变革
3.GenAI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教材编写迭代
4.GenAI赋能国际中文多模态教学资源生成
5.GenAI给国际中文教育带来的机遇、风险及应对策略
6.GenAI时代国际中文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研究
二、来稿要求
1.投稿文章需为原创作品,未在其他刊物发表或同时投稿。
2.文章需以规范的学术写作格式撰写,包括摘要、关键词、文献引用等。
3.坚持问题导向,鼓励学科交叉,倡导基于GenAI应用场景、真实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注重理论创新,截稿日期为2025年9月30日。
三、投稿方式
1.来稿采用word文档,通过我刊线上采编系统(http://zzqg.cbpt.cnki.net)进行投稿,并在
邮件主题中注明“征稿投稿—国际中文教育”。
2.所有投稿文章将经过严格的审稿程序,并由资深学者和专家进行匿名评审。我们将保持公正、客观的评审标准,并尽快给予回复。文章一经录用,优先发表。如有疑问请致电:0371-86608632,诚邀各位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不吝赐稿!
主持人简介
刘希瑞,博士,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语音学、二语习得、语言智能。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在澳大利亚La Trobe大学访学一年,入选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及河南省本科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项目,兼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音系学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音教学研究专委会理事。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主编《英语交际语音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语委、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等科研项目及省级教改重点项目、质量工程等10余项;获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