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19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
现代化视角下中国道路的形成、内涵和意义
程耀明
2018, 19(1): 1-8.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8.01.001
摘要:
通过对东西方现代化运动特点的分析,考察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吸取东方国家尤其是苏联现代化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现代化道路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可以发现:中国道路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国际格局不断演变的必然产物,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政治智慧,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中国道路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是由中国共产党开创又需要其长期领导的道路,是突出重点又强调各个领域统筹发展的道路,是对中国有利又增进世界福祉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前景广阔又需要进一步拓展的道路。中国道路的开创,不仅使今日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乃至瓦解了所谓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神话,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历史做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梦之大众认同的内涵、基础与实现路径
张瑊, 张乾元
2018, 19(1): 9-14.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8.01.002
摘要:
中国梦之大众认同是一种多维度的认同,它是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理论认同、道路认同与制度认同的高度统一。当前中国梦之大众认同具备深厚的社会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其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其利益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其政治基础;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整体观是其民族基础。要实现人民群众对中国梦的广泛认同,一是应加强对中国梦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大众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二是在中国梦的实践中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强化大众对中国梦的广泛认同。
全面从严治党的法治之维
冯勇
2018, 19(1): 15-21.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8.01.003
摘要:
党内绝非法外之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每一位党员和各级党组织不但要遵守国法,还必须接受党规党纪的严格制约。因此,有必要从法治的视角观察和思考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理念和运行模式。从法治原则讲,全面从严治党应当坚持“严”字当头、规则导向、作风先行和权力制约等原则;从法治主体讲,全面从严治党应当重视和发挥党委、纪委、普通党员和领导干部各法治主体的积极作用;从法治规则讲,全面从严治党应当依法依规,除依据宪法和法律之外,还应当全面完善和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治党规则;从法治路径讲,全面从严治党应当从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手段、弘扬法治精神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依法办事能力、规范党内法规体系、加大法纪执行力度,从而构建从严治党新常态。
西方马克思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再)开始
阿兰·巴迪欧, 蓝江
2018, 19(1): 22-37.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8.01.004
摘要:
通过对阿尔都塞相关文本的研究,发现阿尔都塞勾画出了庸俗马克思主义不同版本(原教旨的马克思主义、总体化的马克思主义、类比的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点,即它们都抹除了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差异。阿尔都塞的贡献在于,努力挖掘这一差异,并集中讨论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区别。而通过对科学与意识形态、决定性实践与主导性实践之差异的分析发现:事实上,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是一门新的学科——辩证唯物主义的开放性领域,可以将辩证唯物主义界定为断裂的形式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是其前理论,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能为马克思主义开启新的革命方向。对此,阿尔都塞未能揭示,因而还需要重新开启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论技术变革——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考察
雷金娜·罗特, 张福公
2018, 19(1): 38-54.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8.01.005
摘要:
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的组织编辑过程中发现,《资本论》的各个版本中马克思的某些说法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他总是会寻找新的资源方法来解决他在分析中所遇到的问题,这已为那些占了他思想遗产的很大一部分的未发表的文献资料所证明。关于技术变革,马克思开始关注的是机器的社会效应,即工人的失业和工作环境的普遍恶化,也考察了机器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后又考察了机器的发展史,并对技术设备如何运行产生了兴趣;他还将农业纳入考察范围,探究了自然科学的各种发现对于土壤栽培和家畜育种的改良作用。此外,他还沉浸在对地质学、化学和数学的广泛研究之中。马克思的这种开放性研究有时也会偏离他最初关注的问题和主题,发现新的研究领域。这或许可以从他在1850年代早期和1870年代所做的摘录笔记中看出来。
马克思主义与生态辩证法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布雷特·克拉克, 刘顺
2018, 19(1): 55-64.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8.01.006
摘要:
马克思所提出的囊括人类、自然和社会三重维度的“新陈代谢”这一概念,饱含着深邃的生态世界观,是生态哲学中的核心概念。这一世界观是劳动价值论和生态价值论的有机统一,蕴含着独到的生态辩证法。在一定意义上,生态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中心地位。针对当前流行的那些企图淡化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诘难,有必要利用生态辩证法对其作出有力的回应,以期重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生态辩证法的未来愿景是: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共同发展的人类社会,使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可以合理调节人类—自然—社会之间的新陈代谢,从而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政治学
欧盟能够克服其困境吗?——关于欧洲当前政治问题的评论
彼得·华莱士·普雷斯, 张慧卿
2018, 19(1): 65-75.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8.01.007
摘要:
从上个世纪下半叶开始,经过50多年的努力,欧盟把经过一战、二战而四分五裂的欧洲国家团结起来,欧洲得以非同寻常、持续和平地发展,人们有理由庆祝欧盟所取得的成就。然而,在过去10年中,欧盟却遭遇了一系列危机:欧元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对邻国乌克兰的内战,欧盟诸国无法达成共识;对内部移民问题的焦虑;英国脱欧所引起的震惊,等等。这一系列危机使得欧洲一体化进程更为复杂,也面临更多问题:联盟关系的削弱、民众情绪的反向发展、合作机制面临的巨大压力、民族主义复兴所激起的公众对其他成员国的敌视等。欧盟的前景似乎很暗淡。但欧盟依然有着健全的制度体系、高效率的中央机构、可靠而又诚实的雇员,以及为欧洲一体化提供动力的坚实的道德和政治根基。只是其“使欧洲更加一体化”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欧洲政治精英快速的做出切合实际的反应。
从缅甸民主化进程看美缅关系的发展
曹国良
2018, 19(1): 76-84.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8.01.008
摘要:
通过构建缅甸民主化程度与美缅关系发展之间的解释框架,从缅甸的民主化进程和美国对缅甸经济援助的变化两个方面考察缅甸民主化程度与美缅关系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缅甸的民主化程度是影响美缅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缅甸的民主化程度高则美缅关系发展较好,缅甸的民主化程度低则美缅关系发展较差。可见,人权外交仍然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美国以自身的价值观划定“朋友圈”,在这个“朋友圈”中的国家可以享受其作为超级大国提供的公共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不在这个“朋友圈”中的国家修正自己的内政外交行为,以符合美国的价值观,从而搭上美国的“便车”;反过来,美国通过经济、军事、技术援助等手段进一步推进这些国家的民主化。
编辑出版
改革开放第一个10年我国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研究
姬建敏
2018, 19(1): 85-93.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8.01.009
摘要:
改革开放第一个10年是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史上发展最快、成就最突出的10年。审视这10年走过的历程,思想解放、改革开放是其发展的政治环境,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期刊出版空前繁荣是其发展的学术环境;1978—1981年是其调整恢复期,1982—1988年是其快速发展期。改革开放第一个10年的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在办刊宗旨、文章内容、学术论文刊发比重、转载数量方面等均坚守了其学术性的本色,极大地促进了学术繁荣。从1978年开始,在我国,“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发展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成为时代的主题词。高校社科学术期刊作为社会发展与改革的感应器、思想与学术的展播台,关注社会现实,记录时代律动,在推进思想解放、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改革开放第一个10年的高校社科学术期刊,依托高校学术方向、学科优势和地域特点,形成期刊特色,对学校建设和区域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语言学
二语习得视域下工作记忆国际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蔡艳玲, 司俊龙
2018, 19(1): 94-102.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8.01.010
摘要:
运用信息计量学中的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 Ⅲ,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6—2016年国际期刊论文中二语习得视域下工作记忆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共被引、文献突变关键词聚类、关键词历明变化等要素进行分析,发现:从时间来看,近10年来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工作记忆对二语习得的重要性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从共被引文献来看,A. D. Baddeley、M. Daneman、A. Miyake等在核心文献中贡献突出;从文献突变来看,M. T. Ullman(2004)、J. R. Saffran(1996)等所著文献具有较高的突变度,这表明这些文献在相应的时间区间内对工作记忆的研究起着重要作用;从研究热点看,国际期刊论文中二语习得视域下的工作记忆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作记忆容量与各组成部分对二语习得的作用,涉及语音意识、词汇习得、句子加工、语篇写作系统、二语习得反馈、纠错等方面,语言学能也成为了二语习得中的重要研究领域。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脑成像技术、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机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一些精密的仪器和手段来测量工作记忆对学习者二语习得的影响,综合利用现代先进的脑科学技术和研究手段,以促进二语习得的发展。
言语幽默性别差异研究——以《爱情公寓》为例
何芳芝
2018, 19(1): 103-108.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8.01.011
摘要:
以《爱情公寓》为例,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言语幽默的性别差异,发现:从幽默言语的数量上看,男性比女性更多使用幽默言语,不论是在男性之间或是在男女之间男性都表现得比较活跃,更具有幽默感;从幽默功能看,男性之间的幽默言语主要以取笑和冲突为主,而女性之间的幽默言语以分享为主,男女之间的幽默言语以取笑为主;从幽默调侃的对象来看,男女之间的幽默,女性在多数情况下扮演着取笑男性的角色,而男性往往是被取笑的对象。幽默性别差异的主要根源在于男性与女性社会地位不平等,在行为准则、交际场合上存在差异。主流社会价值观决定了男性的优越感和主宰权,而女性则被要求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因此,不是男性的幽默感天然地比女性强,而是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观制约了女性幽默天赋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