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24卷 第4期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路径及其世界历史意义
邓昌豫, 卜祥记
2023, 24(4): 1-12. doi: 10.12186/2023.04.001
摘要:
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整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生成路径包含至关重要的“两翼”: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结果。基于“一体两翼”的理论维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分析既不能局限于国际交往的狭隘视域,也不能忽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通,更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立场。应当看到,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实际上包含有国际外交、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生态、国际文化等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全部领域的丰富思想内涵;另一方面,它既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文化土壤,又深刻展示出与西方文化的融通性,蕴含着全人类共同文化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绝非处理当今世界难题的权宜之计,而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理论创新,是构建人类社会新形态和人类文明新类型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分析范式探微
陈广亮, 朱慧勇
2023, 24(4): 13-19,42. doi: 10.12186/2023.04.002
摘要:
共同体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方式,其演变同人类生存形式的历史性演变有直接的相关性。在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演进的时代,人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境况要求对共同体的存在范式进行时代创新。作为一种面向世界性发展的全新共同体范式,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从“现实的个人”前提出发,以准确把握主体-客体及其二者辩证关系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分析框架,积极遵循类实践解放规律的发展图式,既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尊重,也彰显了对人类长远生存、发展的深邃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不仅从根本上超越了以“抽象的个人”为认识世界的逻辑前提、以主观-客观及其关系为把握世界的基本方法的西方共同体治理范式,而且是引领人类走出时代纷扰、走向美好未来的科学战略擘画。
传承·创新·超越:现代化视域下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个维度
王纪波
2023, 24(4): 20-27. doi: 10.12186/2023.04.003
摘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具象表达。在现代化视域下,可以从传承、创新、超越三个维度来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其传承维度主要体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性,传承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和实践品格,传承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责任与使命;其创新维度主要体现为以创新回应“两个结合”与初心使命,以创新开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未来视域,以创新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其超越维度相对于资本主义文明主要体现为超越资本主义的单向度发展,超越资本主义的物质主义幸福观,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质上是一种以继承为文明基础、以创新为发展动力、以超越为未来视界的文明创造。
公共管理
撬动治理资源:新时代以党组织引领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的类型学研究
王崇
2023, 24(4): 28-35. doi: 10.12186/2023.04.004
摘要:
以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是中国情境下重要的本土性治理方式。基于田野调查发现,该治理方式的重要作用在于通过发挥党组织功能以撬动社会治理资源。以党组织引领城市公共空间治理表现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党组织牵头提供型、党组织借助市场力量型、党组织与社会协商型。比较分析上述三种类型发现,在基层治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党组织在治理过程中分别发挥了内部挖潜、外部整合、疏通梗阻的作用,表现出撬动资源的崭新治理逻辑,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治理探索。
高校巡察制度视域下提升附属医院纪检监督效能的路径探析
闫磊, 李三和, 薛影, 张红艳
2023, 24(4): 36-42. doi: 10.12186/2023.04.005
摘要:
在高校巡察制度开始走向制度化和常态化的背景下,基于高校巡察制度的内涵和要求,附属医院纪检监督部门在职能定位、监督形式、队伍建设、制度完善、监督合力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高校附属医院应及时通过明确纪检监督职能的政治定位、创新纪检监督形式、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健全监督制度体系、集聚纪检监督力量、消除人情因素影响等路径,进一步促进纪检监督职能的高效和充分发挥,确保医院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医疗卫生方针政策和高校各项决策部署,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经济与管理
以碳达峰碳中和推动中国绿色发展的重大挑战与路径选择
诸萍, 江海平
2023, 24(4): 43-49. doi: 10.12186/2023.04.006
摘要:
以碳达峰碳中和推动我国绿色发展,既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但在迈向“双碳”目标的道路上,我国还面临任务重且时间紧、能源利用不甚合理、绿色低碳技术体系有待健全等一系列重大挑战。在路径选择上,碳减排是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既要在能源的生产端加快推进智慧多元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也要在能源的消费端加快推进绿色低碳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碳移除”则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辅助路径,需要在固态端建设气候友好型负排放体系。以碳达峰碳中和推动我国绿色发展,将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积极稳妥推进。
人力资本视角下农村学生营养干预效果研究
周磊, 王静曦
2023, 24(4): 50-56. doi: 10.12186/2023.04.007
摘要:
营养不良是制约相对贫困地区学生身心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原因。为提高农村学生营养健康水平,2011年我国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行营养干预。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使用基于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评估营养改善计划对农村学生人力资本的影响,结果显示:营养改善计划显著改善了农村学生的标准化身高、自信心和认知能力,并降低了辍学率;营养改善计划对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非独生子女的改善作用更明显,主要体现在对未来的信心、认知能力、考试成绩和辍学率方面。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减弱了家庭不利因素对相对贫困学生人力资本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因家庭经济社会地位不同造成的受教育机会和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的差距。
跨境电商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张夏恒, 黄秀芝, 金贵朝
2023, 24(4): 57-61,77. doi: 10.12186/2023.04.008
摘要:
我国实体经济面临产能过剩与产品同质化、“三驾马车”拉动效应下降、虚拟经济挤压、成本与融资双重压力影响等问题。跨境电商的发展为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诸多可能。推动跨境电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能够助力实体经济实现要素、生产、消费和服务在全球范围的重构与重组,更能缩短实体经济的跨境贸易链、重塑实体经济的全球价值链、催生实体经济的新型产业链、提升实体经济的竞争韧性、驱动实体经济的产业转型。在推动跨境电商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时,应依托跨境电商平台效应,扩大实体经济自主品牌出海规模,还要基于数字技术的赋能优势,推动实体经济技术创新。与此同时,更应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叠加效应,借助政府宏观政策引导,盘活跨境电商企业与实体企业的主体活力,以提升跨境电商对实体经济的赋能效用,实现跨境电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党建研究
老子哲学思想及其对提升领导干部政德修养的启示
高玉锋
2023, 24(4): 62-67. doi: 10.12186/2023.04.009
摘要:
在老子哲学中,“道”是理论基础和逻辑基石,并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其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德经》中。“道”是世间万物发展的初始动力,感悟天地万物之道才是社会实践的最终目的和最高追求;“德”分为“上德”的无为思想和“下德”的有为思想,“道”中孕育了“德”,“德”来源于“道”,“道”与“德”紧密联系、互为一体。进入新时代,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德行修养在治国理政中有了新内涵,即把握大势、驾驭全局,敬畏政治、慎用权力,厉行德治、德才兼修,为我国政治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可鉴资源。老子的哲学思想要求当代领导干部要具有“上善若水”的为民情怀、“守中无为”的处世原则、“抱一归朴”的思维方式、“少私寡欲”的道德修养,顺应“自然之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政德修养。
淮南抗日根据地党风廉政建设研究
张玫, 郑金彪
2023, 24(4): 68-77. doi: 10.12186/2023.04.010
摘要:
作为中共中央中原局、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所在地,淮南抗日根据地在创建之初,由于有关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健全,缺乏有文化有思想政治觉悟的干部,以及敌对势力和旧势力对干部的拉拢和收买,出现了贪污浪费、腐化堕落的现象和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宗派主义作风。为了整治这些腐败现象和不良作风,淮南抗日根据地注意建立健全有关制度与监督和制约机制,积极推进干部教育,切实开展各项反腐倡廉工作。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党风廉政建设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启示:一是廉政制度建设、廉政教育建设和反腐败行动应一体开展;二是党的领导是做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保证;三是常抓不懈和及时检查是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的根本举措。
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网络媒体治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于建华, 徐喜琳
2023, 24(4): 78-86,94. doi: 10.12186/2023.04.011
摘要:
选择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相关文献,利用可视化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分析中外网络媒体治理的整体情况、发展演进、研究主题等发现:从2014年开始网络媒体治理受到中外学界广泛关注,国内网络媒体治理研究的热点主题可归纳总结为数字社会治理研究、网络舆情治理研究、媒体平台治理研究、网络空间治理研究4个方面;国外相关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包含技术和安全研究、政治和管理研究、经济和商业研究、生态和环境研究4个方面。目前网络媒体治理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国内在机构合作度与研究范畴等方面较国外均存在不足。未来,网络媒体治理研究应在立足国情、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深化交流与合作、加强理论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助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目标的实现。
大学生网络道德偏差新特点、潜在风险及其矫正对策
杨小军, 胡煜雯
2023, 24(4): 87-94. doi: 10.12186/2023.04.012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空间逐渐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新场域。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一定偏差。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偏差呈现出二维空间混淆、围观心理变化、底线思维淡薄、网络诉求极化等新特点。这对时代新人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巩固、社会稳定的维护等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可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推进网络道德教育“大思政课”建设、健全网络道德立法、改进规范网络道德行为管理机制等对策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偏差加以矫正,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社会稳定。
ChatGPT应用背景下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机遇、挑战与提升策略
谷生然, 董燊
2023, 24(4): 95-101. doi: 10.12186/2023.04.013
摘要:
ChatGPT在教育中的应用给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既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ChatGPT的应用可以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增强大学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加速数字素养培育重心转移。然而,ChatGPT的应用也为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大学生的现实交流能力与虚拟交流能力失衡、数字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被削弱,以及数字诚信和其他道德素质经受考验等。应重视数字素养培育,重构高校人才评价标准;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功能,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数字批判思维能力;促进多元数字育人体系建设,善用ChatGPT助力数字化教育;完善自我教育机制,增强数字素养培育的自觉性,引导大学生适应并驾驭数字化时代的生存和发展法则,为建设数字中国和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外国语与跨文化交流
中外人文交流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宋鸿立, 宋雨倩
2023, 24(4): 102-110. doi: 10.12186/2023.04.014
摘要:
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进行信息挖掘,结合文献爬梳,从时空分布、学者情况和关键词知识图谱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大致可分为低速发展和稳步上升两个阶段;热点主题包括全球化时代的文明交往、多元文化的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阐释、新型国际互动关系构建、中国周边外交实践对策、我国双边国家的交流机制六个方面。但是,由于高产量和影响力的学者不多,人文交流研究较为零散地分布在不同学科之内,“文明互鉴”等核心话语还未得到全面正确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文意识在该学术领域的渗透。未来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应深化学理研究,在明晰研究内容和思路、搭建跨学科的研究网络和完善人文共同体话语构建方面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