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25卷 第4期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
论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的理论特质
何香明
2024, 25(4): 1-8. doi: 10.12186/2024.04.001
摘要: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独特命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表达和解决中国问题的重要理论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合,新时代美好生活观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理论性与现实性统一、实践主体的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实现方式的资本性与劳动性统一、实践模式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统一等理论特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生态观的三维透视及其当代启示
崔洁
2024, 25(4): 9-15. doi: 10.12186/2024.04.002
摘要:
恩格斯从整体性视角对资本主义生态问题进行了多重批判,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反思和建构,最后提出了制度变革这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根本路径。恩格斯的生态观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历史语境中展开,在明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原则中逐渐生成,在推进资本主义制度变革中不断升华。“批判-建构-变革”构成了恩格斯生态观的三个主要维度。恩格斯的生态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历史性发展,对我们在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应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应正确把握科学技术“双刃剑”效应,坚持科技创新与科技治理相统一;应坚持制度自信与改革创新相统一,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和治理体系。
哲学
想象力和现实感:伯林历史观的政治意蕴
杨晓, 李帅
2024, 25(4): 16-25. doi: 10.12186/2024.04.003
摘要:
对于历史与科学之间的关系,伯林从一开始就提防一种错置的“科学主义”的危险,以及它易于造成的界限的模糊。伯林并不相信所有的价值都可以被理性所协调,而是具有一种强烈的现实感,拒斥那种企图将构成人类生活的“大量未知因素”简单化处理或简化成随意的抽象术语的尝试。对伯林而言,无论这些尝试是为了纯粹的理论目的,还是为了实施综合的政治性或社会性计划,实际上都是背离了人类现实政治生活图景的乌托邦;伯林所要做的就是给我们指出,现实政治生活是一个充满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生活世界,诸多的价值、生活方式和文明模式是不可通约的,不可能化约为一套完美的统一的标准,政治并不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状态,而是解决现存的问题。
从手段到目的: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内在逻辑——兼论阿伦特对马克思的重大误解
彭小伟, 张雷
2024, 25(4): 26-34. doi: 10.12186/2024.04.004
摘要:
在人本学意义上,马克思的劳动具有手段和目的的双重属性。在他看来,劳动不仅是手段而且是目的。但是,阿伦特却误解了马克思的劳动解放理论,将劳动的目的属性和手段属性割裂开来,认为马克思的劳动解放理论是一种乌托邦。事实上,马克思并不否定劳动的手段属性,其理论所要批判的是:在无限增殖的资本魔咒下,劳动沦为了只剩下手段属性的谋生工具,工人成为资本主义机器体系中的一个“部件”,人沦为了机器。就此而言,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旨趣在于消除被异化了的劳动“经济必然性”,恢复劳动手段和目的的双重属性。以劳动和资本的关系为切入点,梳理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内在逻辑,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科学内涵,回应各种针对马克思劳动解放学说的质疑,而且有助于准确定位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论旨趣,为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公共管理
“超级乡镇医院”的成长经验与启示——以浏阳市集里医院为例
代志明, 侯梦爽, 王菲
2024, 25(4): 35-41. doi: 10.12186/2024.04.005
摘要:
浏阳市集里医院在财政补偿不足、患者流失严重、城市公立医院扩张和农村居民疾病谱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采取专科化成长、主动求变、助力专科集群发展和模块化治理等策略,使其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并产生较强的倒虹吸效应,从而成长为全国知名的“超级乡镇医院”。研究发现,政府合理赋权、确保医生的合理收益、实施模块化治理和拥有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人物是集里医院茁壮成长的经验。
不同性质违规、政务舆情回应话语与公众评价——基于公众情景预期的视角
杨洁, 张夏恒
2024, 25(4): 42-52. doi: 10.12186/2024.04.006
摘要:
政务舆情回应话语的有效性取决于公众对不同性质违规事件的感知和预期差异。以96个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政府情况通报为样本,使用扎根方法构建情理性与程序性回应话语测量指标,通过分析政府能力和道德违规情景下公众“预期-情绪-反应”区别,探寻情理性与程序性话语效果差异,并用情景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能力违规后,程序性话语将与政府随后的能力声誉正相关,但与道德声誉负相关;道德违规后,情理性话语与政府随后的道德声誉正相关,但与能力声誉负相关;究其原因是能力和道德违规后,预期差异导致公众情绪存在愤怒和恐惧情绪的不同偏重,愤怒情绪增强了能力违规后程序性话语的作用,恐惧情绪增强了道德违规后情理性话语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
新质生产力引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
汪金英, 潘祖贤
2024, 25(4): 53-60. doi: 10.12186/2024.04.007
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性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形态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展现出更为明显的发展性和高效性等特征。新质生产力对劳动对象、劳动内容、劳动关系等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已成为引领数字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风向标”,为劳动教育教学的新图景提供无限的可能性。新质生产力能够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新的实践指南和理论创新视角,从劳动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教育形式等方面引领大学生劳动教育。传统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方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与现代产业体系有效联动不足,受制于教育观念滞后、效果不佳和资源不均等现实境遇,影响新质生产力引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在新质生产力指引下,大学生劳动教育应以铸魂育人为本,树立先进劳动人才培养观;多主体协同创新,构建深度产教融合共同体;整合数字化资源,打造一体化数字育人场域,以推动劳动教育的现代化升级,实现高素质劳动人才培育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赜
周相寅
2024, 25(4): 61-68. doi: 10.12186/2024.04.008
摘要:
立足“双碳”目标的新要求,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拓展思政课内涵,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把握建设原则,准确把握要素间的规律与联系,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课程建设的目标、路径、标准,实现深度互融互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各阶段学校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及时开展各项工作部署,制定培养方案、强化师资队伍、创新运作模式,助力生态高素质人才培养,提高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
文化传播
新媒体视域下黄河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YouTube平台上的黄河文化短视频为例
尹悦, 姚亚宁
2024, 25(4): 69-77. doi: 10.12186/2024.04.009
摘要:
以“黄河文化”为关键词,运用Python在YouTube平台爬取相关视频247个,从视频内容、视频来源、受众互动三个维度分析黄河文化在YouTube平台的传播现状,发现:历史主题类视频较受欢迎,视频发布者多为国内官方机构,国际受众对黄河文化的正面评价较多,但也存在少数负面评价。基于5W传播理论,黄河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传播主体单一、传播内容单调、传播受众思维不清晰、传播形式陈旧等问题。应通过构建全民参与的多点传播格局、提高内容质量、实施柔性化精准化传播、提升受众体验感、建立传播效果反馈优化机制等方式以增强黄河文化的国际传播效果。
国内黄河文化传播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王鑫, 邢煜晨
2024, 25(4): 78-86. doi: 10.12186/2024.04.010
摘要:
近年来,黄河文化传播研究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对其整体研究态势和知识结构的分析和探讨较少。在CiteSpace等工具的辅助下,对2014—2023年国内黄河文化传播学术文献中的核心作者、发文机构和关键词突显等要素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发现学界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对黄河文化传播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溯源、概念定义、传播策略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但目前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创新性还不够,多学科交叉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理论框架,跨学科交流亟待加强,需加快构建黄河文化传播话语体系,推进黄河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学术传播力的提升。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拓展黄河文化多模态传播和数字化转向,推动黄河文化传播研究迈向更高水平。
基于数据驱动的政治话语翻译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韩译本为例
姜坤
2024, 25(4): 87-96. doi: 10.12186/2024.04.011
摘要: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韩译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高频词分析、对应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等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从语言、文化和政治三个维度系统考察中韩政治话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及其效果,发现:中韩政治话语在语言表达、文化内涵、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文原文更强调概念凝练性、集体主义倾向,而韩文译文则更加注重语言灵活性、个人主义色彩;尽管存在诸多分歧,中韩政治话语在“发展”“合作”“和平”等核心概念的表达上仍呈现出一定的共性,这为两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价值观认同奠定了基础;译者采取了词汇选择、句法重构、增译补释等灵活的翻译策略,力图在忠实原文和迎合译文读者之间寻求平衡,在中韩语言文化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艺术空间
从图像到意象:中国古代岩画图像在原境中的象征性表达
刘程
2024, 25(4): 97-103. doi: 10.12186/2024.04.012
摘要:
岩画是早期人类审美思维的视觉呈现方式,先民凭借原始的技术在岩石表面錾绘各类岩画图像,将主观和客观事象以有意味的视觉符号表征出来,传递人格化图像构建方式的同时,内蕴早期宗教的自我神化意义。这些岩画图像简练抽象地展现象征性的视觉语言,充满了超感性的宗教文化思想,反映了先民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的理解,表达了先民对生存空间和生命延续的再认识:在场域图像中凸显空间氛围的意象营造;在天体图像中探索宇宙星空的意象表达;在人物图像中关照个体人格的意象生成;在生殖图像中再现人类生命的意象构成。从图像表达到意象创构,岩画呈现了笔简意厚、情景交融的象征性审美风尚。
跨界理念下的设计理论研究——基于文化研究中的社会建构视角
周延伟
2024, 25(4): 104-114. doi: 10.12186/2024.04.013
摘要:
随着新文科建设的快速兴起,作为新文科主要特征和内在要求的跨界融合被广泛关注。在艺术设计领域,跨界设计随着时代变化和技术革新快速发展,但其理论研究却仍然以史论、美学等基本范畴为主,对日渐繁多的设计新现象逐渐失去阐释效力,需要引入外部视角和观点激活传统研究思路与内部视角。从设计生产来看,内部视角的局限主要在于不能从社会历史语境的全局意识对设计现象进行原理性解释,造成了理论研究很少能突破设计作品本身从而发掘其与社会生产的关联性。文化研究作为一种剖析当代文化现象的学术范型,其社会建构思路对于解读社会之于设计的运作过程颇具启发意义。通过对边沁全景敞视监狱、美国越战纪念碑和天津五大道文旅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文化研究式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一过程实际上是运用语境化的方式将原有对象解码,再重组成一个相互交叉的话语空间。设计理论的跨界研究并非要用外部视角取代内部视角,而是以内部视角为基础,实现二者的并存与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