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13卷 第4期

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建设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
糜海波
2012, 13(4): 3-6.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01
摘要:
真正的集体是自由劳动者的互相合作,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真实集体基础上的道德原则,其终极目的是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集体主义下的集体与个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的相容性体现在:二者是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是多元价值取向与一元价值导向的关系,客观上是吻合的;二者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目标上是互补的。在当前条件下,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原则,需要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克服对集体主义的极端认知,坚持思想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并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价值观的侵袭。
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李小辉, 罗春梅
2012, 13(4): 7-10.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02
摘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在于它是一种"朝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本身"的生活叙事,日常生活领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领域。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由于忽视了日常生活本身这一基本要素,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推进得不够理想,存在部分人在思想上远离和排斥马克思主义、偏离和违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怀疑和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倾向和问题。要推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在理论研究层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化研究,在实践操作层面切实关注民生发展、完善并规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行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途径。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变革及其伦理简析
张斌
2012, 13(4): 11-14.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03
摘要: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生态殖民主义的扩展导致了全球性人类生态危机和国际环境不正义;解决危机的出路在于:树立以生态道德、劳动幸福和环境正义为特征的价值观,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正义制度,实行以公正与可持续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稳态经济"模式和以"非官僚化"为特征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变革方案缺少对不同国家、不同人群的存在状况和发展阶段的具体分析,具有主观改良的成分和较强的乌托邦色彩,但也为环境正义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环境正义实践指明了方向。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通过社会关系调整和权力结构变革重建通向正义制度之路,以达致自然、人、社会之间辩证的历史的统一。
现代哲学
弗洛姆消费异化理论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杨卫军
2012, 13(4): 15-19.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04
摘要:
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消费异化的社会:人所创造的世界反过来成为人的主宰者,商品的使用价值被遮蔽,消费从手段变成目的,人们对商品的原理日趋陌生,人们的闲暇时光也因为消费异化而失去了充满意义的、创造性的体验,人与人的关系被异化为商品与商品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也处于具有"市场倾向"的异化状态;消费异化还带来了人类的生存危机以及人类的真爱迷茫和幸福的丧失。弗洛姆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之资本增殖、价值缺位、生产延伸和欲望失控,是造成这种消费异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可借鉴弗洛姆批判消费异化的相关意见,树立"重生存"的生存方式,建立生态消费的新模式,注重精神健康的实际需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消费需求,真正做到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消费回归"为人"宗旨,以促进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默顿科学规范结构的元规范解读
高芙蓉
2012, 13(4): 20-25.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05
摘要:
默顿认为,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现代科学的规范结构。如果转换研究视角,从"追求真理"之认知规范与"造福人类"之社会规范的科学规范结构的元规范角度重新审视默顿的科学规范结构,就会发现,其普遍主义和无私利性因为都存在认知规范与社会规范的双重属性而与元规范的规定相矛盾。虽然默顿将创新性与谦逊作为新规范增添到科学规范结构中,但创新性可与公有性并列于认知性规范,谦逊属于心理学层次而不具有合理性。巴伯以理性精神和情感中立来补充默顿科学规范结构,只不过是原规范的一种不具有创新意义的变体;米特洛夫不加分析地依据默顿和巴伯的科学规范结构提出的一套规范与反规范也不具有合理性。依据普遍主义原则、倡导怀疑精神和科学公正的时代状况,将默顿科学规范结构修正为科学入口处的普遍主义、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评价中的公有性(或无私利性)和创新性,也许更为合理。
国学研究
论孔子的社会秩序观
王军
2012, 13(4): 26-29.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06
摘要:
根据礼乐征伐之所出,孔子判定春秋社会乃是无序的社会,理想的社会秩序是以君臣、父子各尽其责为基础的社会。继而,孔子坚持从周正名与以仁释礼的思想,通过正名与援仁入礼来重整和重构社会秩序。在这种重整与重构中,孔子通过提倡君子人格和养民、教民、治民并举对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主体进行了安顿。孔子的社会秩序观启示我们,良性社会秩序的建构与维系需要融入时代精神,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教育感化、制度保障与榜样示范。
王阳明的实学思想及其对新实学研究的启示
胡海桃
2012, 13(4): 30-33.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07
摘要:
从中国思想史上关于实学思想的有关论述可以看出,"实学"一词至少包含了崇实黜虚、实事求是和经世致用三个方面的内容。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阳明心学思想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心学体系中包含了丰富的实学思想,知行合一、力行实践、辨明义利是阳明实学思想的三大特征。阳明实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实学构建中具有启示意义:可借鉴其重视道德修养、知行合一的思想,从"正人心"入手端正人们的道德认知,以克服当前的道德危机;可借鉴其辨明义利的思想,加强"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引导,以改变当前社会的浮竞之习与见利忘义状况。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九莲山帐书文化源流臆说
陈江风, 訾琳溁
2012, 13(4): 34-37.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08
摘要:
九莲山帐书文化是中国传统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帐书上的符箓发展至今有复文、云篆、灵符、符图4种类型。帐书文化作为本土文化现象,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感情的积淀,"旧传统新发展"是其渊源特征,于儒释道三教合流中凸显出其道教文化的本质属性,由古代巫师道士专属发展至今已为普通民众所掌握,且题材宽泛,形式多样。九莲山人生活在一个有倾诉、有寄托的空间里,帐书不仅能帮助人们释放精神压力,还有助于建构一个结构合理、自我调适能力强的生活共同体,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乃至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启示。
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王振顶
2012, 13(4): 38-43.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09
摘要:
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民族语言或地域方言为媒介的口头表达及语言文字方言艺术为纽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戏曲语言表达、语言文字习俗等。依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地域方言与文学尤其是民间文学的关系,应将其单独归为一类。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内部各层级及小类的交融性、影响与表现地域文化的广泛深刻性、地域方言与文学艺术的协同流变性等特点,重视其保护与利用,对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现状,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利用研究。应设立合理可行的评选标准,科学地运用历史资料与实地普查等方式对其作全面记录、整理汇总;同时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语言文字法作为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依据与保证,加强语言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展演与宣传教育规划,定期进行特色方言点调查,树立传承人的典型形象,与现代科技结合创新转化为文化产品,广开遗产保护的财源渠道,加强国际间、地区间语言文学类及其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研究交流与合作规划。
世界铁路遗产研究及其对我国铁路遗产保护的启示
张冬宁
2012, 13(4): 44-49.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10
摘要:
铁路发展经历了蒸汽时代、内燃与电气时代、高速时代,见证了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的整个过程,其遗产和遗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证据。综合铁路发展历程及奥地利赛默灵铁路、印度高山铁路和意大利与瑞士的雷塔恩铁路成为世界铁路遗产的经验,从遗产学的角度分析,它们都拥有突出普遍性、独特创新性、传承保护性、区域影响性等共有价值特征及各自的独有价值特征。我国也有不少宝贵的铁路遗产,但保护现状总体上不容乐观。世界铁路遗产的成功保护经验启示我们,我国在铁路遗产保护工作中,应注重平衡铁路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制订科学的保护规划、加强区域合作、确定铁路遗产资源开发方案、落实专项保护资金,利用自身优势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等。
新闻出版
论中国出版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特征及未来走势
向飒
2012, 13(4): 50-53,69.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11
摘要:
中国数字出版传播影响力呈指数增长,催生了一系列的新兴出版业态,数字化出版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出现了如下特征:产值跨越式增长,出版新业态快速发展,产业链内部多方力量强强联合构建服务平台,产业融合升级日趋加速,出版集团数字化转型加快。但中国数字出版也存在发展的瓶颈:行业标准规范缺失,相关法律法规待修订;数字版权争端纷杂,数字版权保护机制待完善;复合人才严重不足,人才培养体系待建立等。在今后数字出版的发展中,内容提供商、内容生产商将具有绝对话语权,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将带动移动阅读迅速增长,数字出版行业将会构建综合出版服务平台,数字出版产业链将进一步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并完善数字出版产业升级中的技术标准将推动新一轮科技创新。
民国时期中华书局的企业管理制度
欧阳敏
2012, 13(4): 54-60.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12
摘要:
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发行渠道管理和危机管理5个方面研究中华书局的企业管理制度,从中可以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中华书局通过考试进用人员,注重培养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员工;财务管理方面,中华书局建立了严密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生产管理方面,中华书局突出产品生产的精品化和生产经营的多元化;发行渠道管理方面,中华书局通过设立分支局、特约经销处等方式来建立发行网络;危机管理方面,面对危机,中华书局主要领导勇担责任,同时主动与媒体合作并积极谋求行业协会的支持。中华书局科学规范的企业管理启示我们,今天的出版行业应该以文化为自身定位的关键,同时转变思维,学习新技术,树立"大出版"经营理念。
法学
“终结论”与社会主义宪政
高建军, 苗沛霖
2012, 13(4): 61-64.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13
摘要:
"终结论"者认为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并将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但这一论点受到来自理论和现实的挑战,社会主义宪政正是"终结论"遭遇到的核心挑战。社会主义宪政以西方民主政治为基础,是对资本主义宪政的超越;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和民生福利原则在资本主义内部架起了通往社会主义宪政的桥梁。
我国民事诉讼书证内涵的再探析
王继风
2012, 13(4): 65-69.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14
摘要:
通过对国内外书证内涵的比对可知,要使书证的概念周延,必须体现出书证在物质载体、制作工具、表达形式、形成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全面把握书证内涵,还要注意其理解要点与判断标准:书证除具有普通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的特征外,还具有时间性、前提性的独有特征;其形成标准是文字、符号、图形或其组合的书写,内容标准是既能表达思想又能证明待证事实且能够被阅读理解,载体标准是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相关联,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不可或缺为其综合要求。我国应借鉴外国立法经验,以概括式加列举式的方式对书证的立法范围予以明确,以物证、人证、书证、司法检证和科技证据作为划分证据的种类,以创立最佳证据规则作为书证的完善方向。
论动物特殊价值的法律保护
刘臻
2012, 13(4): 70-74.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15
摘要:
动物有特殊的精神价值、生态价值和伦理价值。从精神价值看,保护动物即保护人的精神利益,而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保护特定的物是有限的,故对动物遭受侵害时所有人的精神赔偿应不囿于法条的局限。从生态价值看,野生动物保护对于保持生态平衡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关系重大,而我国《物权法》没有将对野生动物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法定化,故应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野生动物资源使用权的具体范畴。从伦理价值看,良好的伦理基础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前提,而我国从关爱动物角度关注人与动物关系的立法尚处于空白状态,故我国在修订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时,应在考虑社会伦理因素的基础上增设关照动物或反虐待动物的条款。以人类本位主义为基础,完善我国立法、合理保护动物的特殊价值对于重新界定动物的法律地位和推进社会进步或有裨益。
经济与管理
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
何泽军
2012, 13(4): 75-79,98.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16
摘要:
在当前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具有超竞争性质的背景下,提升企业动态能力对维持或提升竞争优势意义重大。针对现有文献多为对企业动态能力、产学研合作、知识管理三者关系的研究及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研究过于偏重企业内部而忽视外部合作影响的情况,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分析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的内在机理,发现: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通过对技术知识的获取、创造、利用与扩散等环节的有效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技术创新水平,而且能够通过多层次的组织学习提升企业动态能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在内部挖潜的同时,注重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动态能力来获取或维持竞争优势。
我国种业发展的隐忧及改进建议
张梅, 李瑞
2012, 13(4): 80-82.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17
摘要:
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1980年代末跨国种子公司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严重威胁着我国种子产业安全,也使我国种业发展中存在的种子企业缺乏竞争力、种子商品化不足、种子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种子检验监管不力等问题逐一凸显出来。为促进我国种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建议采取如下举措:加强对国内种子公司的扶植力度;提高种子商品化率;加大种子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度;加强种业市场监管;改进种子储备政策。
Z-Score模型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适用性的实证分析
管洲, 于承玺
2012, 13(4): 83-86.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18
摘要:
以首批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Z-Score模型对其财务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Z-Score模型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风险评估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能进一步考虑宏观经济状况、行业特点、股本规模等因素,这一模型将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论增值税转型对机器设备重置成本的影响
邱尚艳, 李小青
2012, 13(4): 87-89.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19
摘要:
针对评估界对增值税转型后在成本法评估中机器设备的重置成本是否应包含增值税进项税额所持的不同观点,通过举例分析发现:增值税转型对成本法下单项机器设备的评估并没有产生影响——其重置成本仍与转型前一样,均应包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值税转型影响的是在成本法下企业价值评估中机器设备的评估——在企业价值评估中,机器设备的重置成本均不应包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果评估当事方为非一般纳税人,其重置成本的确定仍然与增值税转型前一样,均应包含增值税进项税额。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周桂英
2012, 13(4): 90-93.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20
摘要:
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具有共生性,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它们的深度融合对河南省实现文化强省和旅游立省的战略目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在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中仍存在着诸如管理体制不合理、文化产业化程度低、旅游产品内涵不丰富、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创意等问题。要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需要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快文化部门的产业化发展、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强项目的创意策划等。
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
徐雅静, 王品
2012, 13(4): 94-98.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21
摘要:
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十一五"期间河南省18个省辖市经济增长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总体来看,河南省各省辖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全省有1/2的省辖市其经济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其产业结构应予调整;分产业来看,河南省第一产业增速缓慢,第二产业增速最快,第三产业仍需大力发展。河南省应根据区域特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各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独特优势,以促进河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文化消费的协整分析
朱晓杰
2012, 13(4): 99-101.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22
摘要:
选取1990-2009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文化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法对二者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文化消费支出之间正相关,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具有季节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农村文化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且农村居民消费观念陈旧,消费水平较低。因此,河南省应设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引导农村居民改变传统保守的消费习惯、构建积极健康的消费文化,推动农村文化消费升级,以促进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社会学
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栗洪伟
2012, 13(4): 102-104.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23
摘要:
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主要集中在21~30岁,文化水平与1980年代进城的农民工相比明显提高,但整体收入水平并不高,其生存现状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住房保障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管理体制和户籍制度、社会政策对农民工的歧视、农民工素质不高和技能不强所导致的低收入、城镇畸高的房价等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主要因素。推进户籍改革、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加强农民工培训、完善住房制度,是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基本路径。
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探析
易善武
2012, 13(4): 105-108.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24
摘要:
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值得关注。目前高校贫困生数量呈现扩大趋势,贫困程度日益加深,出现多重贫困局面。此问题的产生既有国家政策和教育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支持、高校助学机制和贫困生自身等方面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从政府加大教育投入、降低教育成本、改革贷学金制度、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化解高校贫困生难题,以促进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实现。
论网络舆情与社会管理创新
周琳琳
2012, 13(4): 109-112. doi: 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25
摘要: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便捷性、匿名性、互动性等特点,网络舆情呈现出疾速性、无序性、放大性、隐匿性特征。网络舆情在当前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事件的解决、促进政府部门作风的改善、帮助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但也易激化社会矛盾、传播社会谣言、干扰政府工作、被敌对势力利用。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应有之义。应将网络与现实相结合加强整体管理,受制于统一的法律法规;优化社会管理体制,建立网络舆情动态跟踪机制;实行开放管理,拓宽全民参与网络舆情管理的途径;加强人性化管理,通过社工介入培养"意见领袖",从而引导网络舆情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