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

CN 41-1437/TS  ISSN 2096-1553

网络首发

网络首发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显示方式:      

基于不同杀菌方式的杜仲籽油-苹果汁复合饮料贮藏稳定性评价
王小媛, 耿君君, 靳学远, 牛涵, 王龙霞
摘要:
分别采用热处理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杜仲籽油-苹果汁复合饮料进行杀菌,在20℃、30℃和40℃贮藏温度下,定期测定两种杀菌方式复合饮料的感官评分、菌落总数、理化性质、抗氧化能力、粒径等品质指标,研究复合饮料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并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比分析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和Q10模型对复合饮料货架期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杀菌方式复合饮料的菌落总数均未检出,但其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复合饮料的劣变速度低于热处理复合饮料,且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能提供更稳定的预测精度,利用此模型预测4℃贮藏温度下,热处理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复合饮料的货架期分别为137.52 d和191.57 d。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更有利于保持杜仲籽油-苹果汁复合饮料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并使其获得更长的货架期。
基于增量式PID算法的香精施加系统设计
罗亮, 师东方, 朱鲜艳, 宗东岳, 王明辉, 王鹏飞, 金强, 李朝建
摘要:
为解决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生产过程中香精施加量无法根据薄片质量变化进行实时调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增量式PID算法的香精施加系统。该系统由称重单元、螺杆泵、喷嘴、流量传感器等组成,通过称重单元实时获取薄片质量数据,根据理论计算模型确定香精施加量,基于增量式PID算法驱动螺杆泵定量输出香精至喷嘴中,利用流量传感器对香精施加量实时反馈,实现香精精准施加。验证结果表明,当薄片质量发生变化时,香精施加量可快速调整,最大超调量为1%,最长调整时间为1.8 s,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施加量检测值与理论值的偏移率为0.23%~0.52%,施加量组内波动为3.11%~4.17%,系统可实现香精的准确、均匀、稳定施加。
卷烟降焦减害滤棒构件的制备及应用
杜赫, 杨洪峰, 吴爽爽, 赵怡凡, 董露, 田野, 王志刚, 陈晨
摘要:
以添加石墨烯纳米分子的热可塑性弹体材料为基材,利用注塑成型机制备卷烟新型滤棒构件,将滤棒构件与醋纤滤棒进行三元复合后卷制复合滤棒卷烟样品,研究新型滤棒构件对卷烟主要物理指标、主流烟气中常规成分及7种有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对苯酚和苯并[a]芘具有明显的吸附性作用,对其他成分影响较小;与同规格醋纤滤棒卷烟相比,复合滤棒卷烟样品吸阻升高幅度为12.33%,滤嘴通风率和总通风率升高幅度分别为10.17%和10.22%;复合滤棒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常规成分和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均有所降低,其中烟碱降低约36%,焦油降低约34%,有害成分一氧化碳、氯化氢、巴豆醛、亚硝胺的降低效果较为明显,分别降低约53%、50%、62%和78%,且复合滤棒卷烟样品危害性指数由10.28降低至平均4.95,说明该石墨烯异型滤棒构件具有明显的降焦减害作用。
针辊式烟丝结构调控设备参数变化对细支烟卷制品质的影响
郭华诚, 胡仙妹, 高尊华, 李金周, 王红霞
摘要:
以单支质量标准差、吸阻标准差、总通风率标准差、端部落丝量、含末率等为指标,选取选丝针辊电机频率、断丝针辊电机频率和选丝针辊间距3个参数设计正交试验,研究针辊式烟丝结构调控设备参数变化对细支烟卷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选丝针辊电机频率是影响细支烟单支质量和总通风率标准差的关键因素,断丝针辊电机频率是影响吸阻标准差和端部落丝量的关键因素,选丝针辊间距是影响含末率的关键因素;调控设备最优参数为选丝针辊电机频率33 Hz、断丝针辊电机频率45 Hz、选丝针辊间距45 mm;调控后烟丝长丝率降低了14.39%、中丝、短丝率增加了26.01%和20.09%,碎丝率变化较小。卷制后细支烟物理指标无显著变化,但单支质量、吸阻、总通风率等标准差均下降30%以上,端部落丝量、含末率分别降低了61.79%和36.42%,细支烟卷制稳定性明显提高。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有监督模式识别的青皮产地溯源分析
李跑, 谭惠珍, 谢叔娥, 苏光林, 董怡青, 唐辉
摘要:
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不同产地(安徽、广东、四川)青皮外壁和内囊光谱数据,采用单一预处理和组合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中的多种干扰,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簇类独立软模式分类法(SIMCA)及Fisher线性判别分析(FLDA)等模式识别方法建立青皮产地溯源模型。结果表明,光谱预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基线漂移、背景噪声和谱峰重叠干扰,但无法实现产地溯源。3种模式识别方法中,PCA无法实现青皮产地溯源;青皮外壁和内囊原始光谱的SIMCA模型获得的青皮产地溯源整体鉴别率分别为99.14%和98.28%;FLDA模型获得的整体鉴别率均为99.57%,优于SIMCA模型;经光谱预处理优化后的SIMCA和FLDA模型对青皮产地溯源的鉴别率均可达100%,即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可实现青皮产地溯源的无损分析,可为食药同源物质产地溯源拓展新途径。
烟草废弃物提取物的双水相萃取及其化妆品功效研究
沙云菲, 熊骏威, 费婷, 吴达, 任爽, 蒋汶
摘要:
采用双水相萃取法制备烟草废弃物提取物,探究不同萃取条件对其中上相多酚得率的影响,并探讨其抗氧化活性、紫外吸收特性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当料液质量比为1∶60,搅拌时间为30 min,(NH42SO4质量分数为23.3%,乙醇质量分数为23.5%时,上相多酚得率最高,为48.59 mg/g;该萃取条件下,烟草废弃物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当质量浓度为2 mg/m 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98%,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达78%;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5 mg/m L时,具有较好的紫外吸收特性,有一定的光防护功效;当提取物质量浓度在0~1.2 mg/m L范围内时,对Hacat细胞无细胞毒性,有望成为天然无刺激的功效型化妆品原料。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加热卷烟感官评价指标筛选及其权重建立
方亦成, 杨菁, 陆诚玮, 冯奇, 汪旭
摘要:
为建立更加准确、全面的加热卷烟感官评价方法,选择10款代表性加热卷烟产品开展感官评吸,基于口味提出并筛选感官描述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感官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表明:经评吸、筛选和整理,得到烟雾量、香味、灼热感、余味、谐调、杂气、劲头、浓度、均匀性、刺激性共10个描述词,可用于加热卷烟感官评价;参考传统评价指标对这些描述词进行合并、删减后,最终确定加热卷烟感官评价指标重要度排名前6位的为香味、烟气、劲头、刺激性、余味和均匀性,其权重分别为25%、30%、10%、10%、15%和10%。该加热卷烟感官评价指标及权重的建立,有助于合理、综合、直观地评价各款加热卷烟产品的感官品质。
韭花精油主成分对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机理
吴澄宇, 李迎秋
摘要:
以韭花精油两种主成分(烯丙基甲基二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细菌细胞形态等研究其对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两种主成分的MIC均为1.0 mg/mL,MBC均为2.0 mg/mL,且当其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均会严重损坏单增李斯特氏菌的细胞形态和细胞膜结构;用质量浓度为4.0 mg/mL的烯丙基甲基二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分别处理单增李斯特氏菌细胞,其β-半乳糖苷酶和蛋白质泄露量均显著上升,ATP酶活性(0.52 U/mg prot和0.55 U/mg pro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05 U/mg prot,P<0.05);经两种主成分处理后,单增李斯特氏菌的DNA质量浓度均明显下降。由此可知,两种主成分主要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抑制ATP酶活性、降低DNA质量浓度等实现对单增李斯特氏菌活性的抑制。
新型保润剂丙二醇吡咯酯的制备及其对再造烟叶保润效果研究
楚文娟, 樊文鹏, 高子婷, 韩路, 田海英, 姬小明, 万纪强, 来苗
摘要:
为克服传统保润剂丙二醇在加热烟草制品中吸湿性过强的缺点,制备了一种新型保润剂丙二醇吡咯酯,并利用热重-微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和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考查其热行为及其在再造烟叶中的保润效果。结果表明:丙二醇吡咯酯的热失重区间为149.9~400.0℃,在298.7℃时质量损失率达最大(77.39%);在200℃、300℃和350℃下的主要裂解产物为吡咯酸和丙二醇,其中丙二醇可以起到协调和降低烟气干燥感的作用;在低湿环境下添加丙二醇吡咯酯的再造烟叶丝保润能力高于空白组,但低于丙二醇组;丙二醇组、丙二醇吡咯酯组和空白组中再造烟叶丝内部结合水占比分别为75%、70%、68%,即丙二醇吡咯酯可以降低再造烟叶丝的强吸湿性,同时保持一定的保润能力。
杜仲叶提取物绿色合成纳米铂及其美白作用
张义森, 程硕, 周娟娟, 贾会领, 王军, 陈雪, 吴丽芳
摘要:
以杜仲叶提取物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采用一步法绿色合成纳米铂颗粒(PtNPs),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反应条件对PtNPs颜色和浓度的影响,并研究PtNPs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反应条件可调控合成PtNPs的颜色和浓度,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90℃、氯铂酸浓度3.5 mmol/L、杜仲叶提取物质量浓度10.0 mg/mL,在该条件下制备的PtNPs粒径平均尺寸为(2.27 ±0.65) nm,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分布较均匀;PtNPs对体外蘑菇酪氨酸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6.98±0.76)μg/mL,显著降低了A375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和UVB诱导的黑色素含量,可达到美白皮肤的效果。
基于GC-IMS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香椿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孟克迪, 张国治, 王赵改, 史冠莹
摘要: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香椿外观、复水性以及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以真空微波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处理香椿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理化方法测定干燥香椿的复水性,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C-IMS)技术分析新鲜香椿、不同干燥香椿、以及复水香椿的挥发性成分变化,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干燥方式香椿进行比较区分。结果表明,经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香椿色泽诱人,收缩率低,复水性最低。不同干燥样品的风味有明显差异,真空冷冻干燥香椿(VFDTS)中酯类和杂环类化合物含量高于真空微波干燥香椿(VMDTS)和热泵干燥香椿(HPDTS)。以新鲜香椿(FTS)为对照,真空冷冻干燥复水香椿(VFDRTS)保留成分较多且新产生化合物最多,真空微波干燥复水香椿(VMDRTS)保留成分最少。基于主成分分析,能够很好区分不同干燥及复水样品,其中热干燥香椿样品风味较为接近。
期刊信息

1986年创刊, 双月刊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轻工业大学

主编:魏世忠

执行主编:邹 琳

副主编:曲双红

编辑出版:轻工学报编辑部

CN 41-1437/TS

ISSN 2096-1553

通信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36号

邮编:450001

电话号码:(086)0371-86608635
(086)0371-86608633

Email:qgxb@zzuli.edu.cn
qgxb1986@163.com

下载中心
More+